生機枸杞

別名:杞子、甘杞子、枸杞子
類別:茄科枸杞屬植物,落葉灌木
產地:原產於一是甘肅張掖一帶的「甘枸杞」;二是寧夏中衛、中寧等地的「西枸杞」;三是天津地區的「津枸杞」。
性味:味甘,性平

枸杞的營養價值

《神農本草經》記載:“枸杞久服能堅筋骨、耐寒暑,輕身不老,乃中藥中之上品。”《本草綱目》記載 “枸杞子甘平而潤,性滋補……能補腎、潤肺、生精、益氣,此乃平補之藥。”眾所周知,寧夏枸杞是我國傳統的名貴中藥材,具有補腎養肝、潤肺明目等功效,受到中外醫學家與食療養生專家的高度重視。

杞子含有豐富胡蘿蔔素、維生素A、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和鈣、鐵等眼睛保健的必需營養。同時,又含約5%枸杞多糖,有促進免疫功能和抗衰老作用。 在中醫角度,枸杞子味甘性平,有補腎、滋陰、養肝、明目、益氣等功效。

枸杞一年四季皆可服用,夏季宜泡茶,但以下午泡飲為佳,可以改善體質,利於睡眠。但要注意的是,枸杞泡茶不宜與綠茶搭配,適合與貢菊、金銀花、膨大海和冰糖一起泡,用眼過度的電腦族尤其適合。冬季枸杞宜煮粥,它可以和各種粥品搭配,枸杞燉羊肉也是很適合冬天食用的。

枸杞的五大功效及好處

明代的藥物學家李時珍云:“枸杞,二樹名。此物棘如枸之刺,莖如杞之條,故兼名之。”其實枸杞是世界上人工馴化栽培較早的果樹種類之一。枸杞自古被稱為生命之樹,最早可見的文字記載于殷商時期的甲骨文,并且在中國第一部詩歌總集《詩經》中也有描述枸杞的詩歌。據考證枸杞的人工種植“早于唐,興于宋,盛于明清,發展于當代”。

本草綱目:「春採枸杞葉,名天精草;夏採花,名長生草;秋採子,名枸杞子;冬採根,名地骨皮。」,因此,枸杞主要可分為三個部分來使用,包括:枸杞葉可用來泡「枸杞茶」喝,但是口感不及枸杞子泡水,多半拿來當料理食材;另外,紅色果實「枸杞子」藥性平和,既可單味煎服、蒸服、浸酒、熬膏,亦可加入粥、湯、菜餚、點心中,製成藥膳,是最常為大家所熟知的部分;最後的「枸杞根」則又被稱為「地骨皮」,雖然也可以拿來泡水喝,但是顏色與味道同葉子都不及果實佳,一般適合入菜使用,例如煮藥膳湯。

一、延緩衰老
枸杞子又名「卻老子」,枸杞中的維生素C、β-胡蘿蔔素、鐵含量均非常高,自古便是滋補養生的上品,有延衰抗老的功效,另外前陣子很紅的黑枸杞,與紅枸杞相比,黑枸杞的維生素、礦物質等營養成分含量更是豐富,尤其含具有清除自由基、抗氧化功能的天然的「花色素苷」,在藥用、保健價值方面,遠遠高於普通紅枸杞,可以有效地增強各種臟腑功能,還能改善大腦功能和對抗自由基的功能。

二、養肝明目
枸杞歸肝腎經,具有滋補肝腎,養肝明目的功效,常與熟地、菊花、山藥、山萸肉等藥同用。枸杞俗稱「明眼子」,除了含有豐富的胡蘿蔔素、多種維生素和鈣、鐵外,還有玉米黃素、葉黃素這兩大維持黃斑部、水晶體正常運作、降低自由基對眼睛傷害的營養素,這也是為什麼大家會說枸杞有明目功效可以減緩飛蚊症發生機率。另外枸杞含有很好的抗氧化素甜菜鹼、多醣體,從現代藥理學研究中,可抑制肝臟脂肪堆積,可預防輕度脂肪肝,具有保護肝臟的作用。

三、抑癌抗突變
枸杞子對癌細胞的生成和擴散有明顯的抑制作用,可用於防止癌細胞的擴散和提升人體免疫力,根據實驗和臨床應用顯示,枸杞多醣體能促進小鼠腹腔巨噬細胞的吞噬功能,能顯著提高和改善老人、體弱多病者和腫瘤病人的免疫功能和生理功能,因而被視為具有抗癌的作用。

四、調節血糖
枸杞可以幫助調節血糖,降低血壓,防治高血壓、心臟病、動脈硬化等疾病。曾經有實驗顯示,腎性高血壓大鼠經枸杞多醣的治療後,大鼠的血壓升高情況被明顯地抑制,並且由去氧腎上腺素所引致的血管收縮反應亦降低。

五、黏膜修復
β-胡蘿蔔素可以促進黏膜組織的修復,以及妨礙細菌、病毒入侵黏膜,尤其是口腔潰爛、潰瘍時,多吃枸杞可以幫助黏膜修護。

三項枸杞的研究報導/科學證實

相關食譜